先声明,这不是一篇劝退贴,该考还是考,只是分析现状进一步了解小伙伴要面临的境况而已。2月26日之后21的成绩陆陆续续公布,满屏400+让21考研儿惊慌的同时,这种惊慌似乎也对22的新人有所辐射。纷纷猜测22考研难度可能会更高,这种论断的依据在何?
22考研会更难?为什么?
①考研大军逐年壮大
考研更难最直观的原因就是考研人数增多,尤其是近几年考研人数增长率都在10%以上,2019年甚至是在20%以上,在2021年,报名人数达到377万,预计2022年会突破400万人。也就是说与你竞争的人更多了,可能中途会有伙伴放弃,同时还有扩招政策做一重保障,但是也不够完全稀释多出来的一部分。
更何况,2022届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也有望突破1000万人大关,同等学力报考者也会越来越多。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及就业工作并不满意的应届毕业生也会加入到考研大军中来,竞争只会更激烈。
②报录比升高
很多热门院校及专业的报录比高居不下;比如南京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以及云南大学等,像新闻传播这种超级热门专业,已经热门到把新闻专业的本科给关闭了。扩招政策的重点专业为理工类、公共卫生类、师范类等专业方向,扩招名额也大多分配给了专业能力较强的院校;除此以外,其它专业、其它院校的考生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③就业形势严峻
根据考研网的数据表明:就业压力是导致研究生报名人数暴涨的主要原因之一。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近十年来高居不下。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越来越多就业困难、对就业工作不甚满意的毕业生会选择继续学习深造,以获得更好的就业竞争力,也无疑给我们增加了许多压力。
研究生报名人数与经济发展趋势紧密相关,据统计,当我国GDP增速放缓时,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会提高,两者呈现负相关。
④更科学更扎实的复习
随着考研的同学越来越多,针对考研备考的各类机构也随之增多,从择校、择专业、复习时间安排、公共课复习、专业课复习等等环节都有了更专业、更细化的辅导,同时搭载互联网,考生找学长学姐、查资料、找经验、上网课都变得更加便利,关于考研我们可借助的外部帮助越来越多,复习计划也可以越来越科学,更好的学习条件更助于考出好的成绩,最后我们说太卷了。
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看来是一个趋势,不过针对报考人数上涨有扩招政策,根据每年整体的报录比看,基本在3:1左右上下浮动,这个浮动与增长率有密切关系。难是相对的,这与考生的选择也有一定关系,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想想在当前环境下,什么选择又是容易的呢?各有各的难。
不管难或者不难,每年都会有人上岸有人不太顺利,重要的是下定决心好好努力,就像明明纷纷哀嚎英语翻车,结果总有80+的人。想要超过这些人,努力很重要,方法也重要。所以,你懂的,备考过程中有任何难题,欢迎报名【英语全程班】(点击跳转),6大名师专业辅导,立体式教学保证学习效果,全程陪伴,带你提高上岸几率!快跟帮帮一起学习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由考研网小编整理,仅供个人备考、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北大清华北航北理北师大重大 大连理工电子科大东北大东南大学复旦哈工大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华中科技大吉大兰大南京大学南开厦大山东大学上海交大川大天大同济武大西安交大西北工大中国科大人大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浙大中国农大
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安大北工大北化大北交大北科大北林大北体大北外北邮北中医电子科大东华东北林大东北农大东北师大大连海大贸大福州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国防科大哈工程海南大学合工大河北工大河海大湖南师大华电大华理大华南师大华中农大华中师大暨大江南大学辽宁大学南昌大学南航南理工南京农大南京师大内大宁夏大学青海大学陕西师大上海财大上大上外石大川农苏州大学太原理工天津医大武汉理工西电大西北大学藏大西南财大西南大学西南交大新疆大学延边大学云大长安大学郑大中国地大中国矿大中国石大中国药大中国法大中南财大央音中央财大中传海军军医大学